168计划网

学术交流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与艺术学论坛综述

168计划网:发布时间:2013-01-17 | 信息来源: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与艺术学论坛综述

 

    2012年12月8日,以“艺文明心,史鉴未来——构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与艺术学论坛”,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省委宣传部和168计划网主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德海,168计划网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以及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蒋宏宾等出席开幕式。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300余篇,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32篇,二等奖59篇。来自江苏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的320多位专家学者和在校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汪兴国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以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为标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社科理论界包括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研究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省的社科工作者应当继续秉承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公益性原则,同实际工作者和热心文学、历史学、艺术学事业的各界人士一道,发挥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与艺术学论坛综述


    开幕式之后,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作了题为“构建精神家园需要凝聚核心价值”的主题演讲。他认为,精神家园是精神的栖息地,也是精神的孵化器。构建精神家园,一是要结束精神的漂泊,结束精神的无所皈依。二是要梳理精神的取向,梳理精神的自觉求索。三是需要宽松精神的生态,宽松精神的生长氛围。四是要凝聚精神的内核,凝聚精神的社会共识。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也是适应时代要求、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家园构建。特别是党的十八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条道路和与之相关的理论体系与制度,一并成为我们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因此,对于我们在“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血脉和“九十年不僵化”的道路命脉基础上的精神家园的构建,我们有理由充满自信。我们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和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自信这个精神家园建构将会推动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研究员作了题为“红楼梦是什么”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其实《红楼梦》的伟大不在于它隐藏了什么,它既不是清宫秘史也不是曹雪芹的自传,而在于它是一部深刻反映了社会和人生的文学作品。我们只有用文学的眼光和审美的眼光,才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才能真正感受到《红楼梦》的伟大。研究《红楼梦》的目的就是认识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建立一种正确的观念和采用一些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我们应该把《红楼梦》当做文学作品来读,当做一部伟大小说来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红楼梦》的伟大价值,从中得到一些美的享受,得到一些更深刻的生活体验,读《红楼梦》就会真正有收获。中国传媒大学戏曲研究所所长周华斌教授作了题为“戏观、戏曲观、戏剧观”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戏曲作为中原汉文化系统的传统戏剧形态,它的成熟以宋元“杂剧”和“南戏”为标志。西方学者论及“戏剧”起源时,将戏剧概括为讲故事与仪式。传统中国人的戏剧观联系着一个关键词语——“戏”。在中国人眼里,与其说存在着当代西方式的“戏剧”观,不如说存在着中国传统的“戏”观。无论艺术家还是民众,始终存在有演“戏”和看“戏”的潜意识。近百年来,受西方戏剧和文艺的影响,原艺术因素、现代科技元素和媒体载体元素等新的文化艺术元素在当代戏曲中越来越明显。这一切,可以说是大众文化语境下汉文化艺术元素的重组,有利于以汉文化为核心的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走向世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作了题为“社会转型与艺术人才培养”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社会转型、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快速推进文化产业的良机中重新定位。未来的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在认识能力、交往能力、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四大方面下功夫。认识能力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对行业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专业的认识,它是行动的动力和起点;交往能力是在对社会、行业、自我和专业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学会与行业相关的各类人士打交道,为自身创业开辟道路;基本理论是所学专业的最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理论资源,就会在无知中重复前人,就会失去创造的根本;基本技能是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功夫,也是学生步入职业生涯的看家本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被纳入国际大家庭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自身的调整与重新定位。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社会全面发展,更加重视文化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陈美林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陶思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对文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民俗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的主题演讲。
    在下午的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分别以艺术学、文学和历史学三个学科为划分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共话精神家园的构建。
    在艺术学分会。洗笱б帐跹г航淌诶畋独兹衔,在艺术学理论中建立中国学术话语,不仅能够解决中国的艺术问题,而且有助于同西方艺术理论话语进行学术交流。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董惠宁副研究馆员认为,分形图形神奇美丽,变幻莫测,它蕴含着美与审美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与原理在艺术与美学上大显身手,使人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借形象思维的动力,利用变易生成提供的多维度的、动态的和境域式的潜在可能性,从而打破原发想象力的束缚,引发:院屠┱判缘囊,使意象化的感觉与概念化的理智交融互动,这种交融互动也使意象的营造更加丰富,它赋与艺术以多样、灵活和广泛的自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乔光辉提出,建阳地域刊本《水浒传》插图呈现出模式化和表意性的特征,这与绘工插图创作方式和对戏曲表演程式化之借鉴密不可分。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轶南探讨了德国艺术史学家温克尔曼的艺术史观,指出重温其思想,对今日的艺术史研究仍富有启发意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章旭清指出,民族主体性是亚洲电影的重要标签,然而在现有的世界电影史中,亚洲电影处于支流和边缘地位,有必要重写世界电影史,对亚洲电影的价值和地位给予重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王菡薇教授认为,敦煌书法源远流长,许多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受其启发。唐代颜真卿、南宋张即之、元代柯九思、明代宋克、清代金农,乃至现代鲁迅、沈雁冰和启功等人,均受到写经书法的影响。数量庞大的敦煌写本因其时代连续和书体丰富而具有极大的书法价值。对于中国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研究而言,具有考古意义的敦煌出土书法作品无疑是无比丰富的宝藏。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陶小军博士认为,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源远流长,自魏晋南北朝初步成形起,到隋唐时其体系渐成完整。入宋之后书画销售领域有了显著提升,元废科举而轻儒,士大夫多以书画为业。伴随着书画市场随文人书画的兴起而前进的同时,书画作品的商品性也由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得以体现。明中叶后,书画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了更多书画家以鬻艺为业,还出现了兼作兼售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清乾隆朝随着润例形式的确立而成为书画市场的另一重要经营模式。鸦片战争后,书画市场伴随着上海等新兴商业都市的兴起而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也因时局动荡而受到规模上的限制,这一局面为民国时书画市场的腾飞埋下了伏笔。
    在文学分会。镏荽笱难г航淌谝ξ姆盘岢,在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理论话语的更新更多表现出功能主义的倾向,显示了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后现代文化的去分化倾向。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乔秋颖则着重考察了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她认为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方音、译音和俗语材料,为后来人研究音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张仲谋指出,在明代诸家词话中,俞彦《爰园词话》篇幅最为简短。事实上,俞彦对词的艺术个性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淮海工学院文学院的伏涤修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历史剧主要具有五种创作范型:以史统戏、以剧述史、多据史传和实录性强的历史正剧;史为戏用、以剧统史、追求历史真实感而不完全拘泥于史实的历史剧;以传奇演义笔法表现历史人事、史剧其表传奇其里的历史故事剧;以道德评判和政治诉求代替历史叙事的另说性翻案戏,以荒诞手法表达历史见解的托喻性历史剧;事无史据而史有其人、其人其事原无关联和借历史人物之名扩大戏剧影响的借名戏。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王玉琴副教授认为。百年来的女性文学史书写,为女性文学成为一门学科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前后引进的西方女性主义文论,既主导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也遮蔽了中国传统女性诗学的内蕴。在对女性主义思潮的引进与反省中,新世纪以来的女性文学史书写承前启后,逐渐淡化性别批判强度,转向对女性情感书写策略和自我存在意识的探讨。在中国文明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女性文学史写作越来越走向细密化与纵深化,女性文学史家所期待的既注重性别平等、也注重性别差异的性别诗学建构将成为可能。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朱义华博士认为,作为反正统运动的典型,嬉皮士运动的出现是美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它也存在着历史的偶然性。该运动的外在动因可追溯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隐逸诗僧寒山。寒山与世无争、回归自然的禅学思想,不拘礼节、离经叛道的举止行为经译介传播到美国后,成为了嬉皮士运动的始源动力与精神食粮。嬉皮士们在外表装束、性格行为、宗教诉求和促成他们与寒山跨时空交流的译介者——斯奈德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中国渊源与寒山情结。可以说,嬉皮士运动既是中西文学、文化和宗教碰撞与交融的结果,也是西方文明利用东方“他者”进行的一次自我修正。
    在历史学分会。罩荽笱缁嵫г航淌谥苁椴颖硎,王国维先生的《殷周制度论》为中国商周史研究建立了崭新的学术起点,对该文的解读和评判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古史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周裕兴指出,六朝时期的南京一度成为大陆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中心。此时百济与六朝之间交流密切,乃是中、韩、日三个国家汉字文化圈形成的轴心和桥梁。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柳邦坤教授认为,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漕运得以兴盛,沿京杭大运河崛起一批城市,这些城市至今依然充满活力和生机。沿运城市形象传播应从实际出发,找准沿运城市特色鲜明和体现历史文化传承的定位,分清类别,因地制宜,确定分处不同地域的沿运城市的形象传播之策,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传播,助推沿运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使古老的运河城市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使沿运城市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惠富平等认为,20世纪30年代由著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硫酸铔厂旧址现已成为南京市重要的工业遗产。他建议依托南京国家化学工业园,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相关实物、文献和人物资料,在永利厂旧址上建立南京化工历史文化博览园,使该厂旧址保护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大会文学、历史学与艺术学论坛综述
 

收藏
168计划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