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计划网

学术交流
学会专家观点:如何看待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及偏差

168计划网:发布时间:2015-06-17 | 信息来源:

 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省委党校   周延胜教授 

 

    延安整风是中共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大事件,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但长期以来,仍然存在对整风运动合理性正义性的怀疑和否定。如何认识和看待整风历史及其偏差,关系到对延安整风运动的整体性评价。

    1.关于延安整风的必要性。延安整风不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和个别领导人的主观设计,而是客观要求。集中体现在:一是教条主义的:。自遵义会议后,一直没有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对历次路线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总结,以致教条主义成了党内思想的一个隐患;二是长征胜利后的形势。由于当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泛滥,已经严重威胁到党的事业,需要进行一场马列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以纯洁革命队伍;三是思想路线表现。党内遗留的思想路线问题集中表现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其分别对应着学风、党风和文风,因此,整风势在必行。

    2.关于整风运动是否是权力之争。一方面,从资料上看,当时共产国际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毛泽东,对王明则早有看法;同时,自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党内已逐步确立了军事政治上的领导地位,而党内外对王明的评价和认同度在急剧下降,特别是经过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和1941年9月政治局的扩大会议,王明已失去政治优势,应该说,整风运动正式开始之前,权力之争问题已经解决。另一方面,毛泽东与王明等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从根本上说,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这一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差异,所导致的对中国革命性质、所处阶段的判断和路径选择方式上的分歧,以及随着政治权力和地位的变化,对正确思想路线的不断认可与选择,不能庸俗地界定为权力之争。

    3.关于延安整风运动中的偏差和纠偏。一是对毛泽东过分颂扬的问题。这不是毛泽东的个人需要,而是当时国共两党对峙环境下特殊原因导致,毛泽东对此也很清醒,并带头率先垂范改进党风;二是手段偏激的问题。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对主观主义,整风过程中却出现了由主观主义造成的冤假错案,对此,中央及时发现并果断纠正,特别是毛泽东先后三次在中央党校讲话时作了检讨,多次向受伤害的同志脱帽鞠躬、赔礼道歉,在中共七大上也作了自我批评;三是关于整人的问题。这次延安整风是以整风解决党内矛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改变了过去肃反整人的错误做法,特别是对王明的处理,体现了中央对王明的仁至义尽。

 

    (上述观点根据作者在省中共党史学会”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摘编,未经本人审阅)

 

收藏
168计划网【集团】有限公司